作者: 仝志华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4-11-16 11:38
“代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,当一天代表,就要为老百姓服务一天。努力做到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,真正把惠民生、暖民心、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定陶区天中街道南城社区党委书记马化彬说。
近日,在菌菜轮作种植户杨稳的蔬菜种植大棚内,马化彬满头大汗地对杨稳面授机宜。今年是马化彬创新推广“菌+菜”轮作种植模式的第一年,在不影响蔬菜生产的基础上,多抢收抢种一茬食用菌,切实提高了土地和大棚的使用率。“以前大棚修档期都是闲着的,今年在马书记的指导下,种上了草菇,一个大棚多收入3万多元钱,真是太棒了!”杨稳高兴地说。
第一年“菌+菜”轮作种植模式就大获成功,得益于马化彬的无私付出。为了打消种植户的顾虑,马化彬自己投资,为他们提供种子、技术,并找好销路,让蔬菜大棚种植户得到了实惠。
2014年,马化彬当选南城社区党支部书记。一上任,他就开始琢磨如何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事。因辖区居民多为回族,以养殖、贩卖毛皮为生。为改变收入单一的现状,马化彬带领社区“两委”干部多次调研,最终确定了食用菌养殖思路,牵头成立了茗嘉兴农作物种植合作社。
为了消除群众的质疑和顾虑,马化彬自掏腰包,带头投资了5个食用菌大棚。“刚开始非常难,种出来的蘑菇没有销路,只能拉到市场上一点一点地去卖。”马化彬回忆,“后来销路变好了,群众看到了效益,才慢慢加入食用菌种植中来。”
2017年,马化彬首次当选为菏泽市人大代表,2018年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,自此开始了他从基层至中央的代表之路。他先后走访了160余名选民,了解群众最关心最关注最期盼的问题,提出了政策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建议。
当选全国人大代表7年来,马化彬先后提出了《加大乡村振兴人才支持力度》《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实现共同富裕》等16条建议,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推进。
作为一名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,马化彬定期走访、接访、随访群众,组织党员、群众开展“周四说事”活动共议村务、共商发展;他开创了“1324昼夜服务”模式,创新打造了“回汉一家亲”的“红石榴”城市社区品牌,社区近20年未发生一起上访上诉事件,被评为定陶区“无讼社区”示范点;他自筹资金将臭水沟改造成封闭式排水管道,打造1500余米的文化长廊和乡村记忆馆,建成3处健身广场,安装23套健身器材,社区主路安装智能监控系统,社区实现100%绿化亮化美化,居民幸福感不断提升。
为更好收集民意,马化彬将人大工作与党建工作、中心工作、社会稳定相融合,与群众需求、民情联络员、社区“两委”干部相结合,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融合共建,构建起了多方位的代表履职平台体系。以人大代表为主体,结合民情联络员、胡同长等构建网格化履职,创新开展“代表亮身份”“逢四说事”等多项活动,通过定期接待选民、走访座谈选民、与民情联络员交流,梳理各网格上报频率高、群众呼声大的问题,经过进站代表共同商议,按照“问题研判—实地督查—反馈跟办—答复群众”的流程,实现了“人大代表进网格”高效履职。依托联络站“原汁原味”吸纳民意的特点,让立法征集变得更加精准、更加广泛、更加有特色。先后进行了《代表法》《菏泽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等法规条例的意见征集,整理上报书面意见6条。
马化彬始终秉承“初心、务实、担当、作为”格言,时刻恪守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”的诺言,扎根基层守初心,履职尽责担使命,在履职路上始终心系百姓,以炽热的为民情怀听民声、察民情、汇民智,在共同富裕的伟大征程上始终带好头做表率。 文/图 记者 仝志华